Monday, August 13, 2018

「項鍊」


~他們需要的不是他人的「同情」,他們需要的是尊重、期待及一些貼心的小動作.他們不需要別人「假裝沒看見助聽器」,他們需要的是大家善用科技(助聽器,FM等輔具),讓他們聽到一樣多的聲音.然後他們就一樣會展翅高飛.~


學期末,我們參加了學校一年一度的頒獎典禮.這裡的小學頒的獎很有意思,跟我們在台灣智育至上的成長環境很不一樣.每一班有兩種獎,一種叫做「公民獎」(Citizenship Award),一種叫做「運動精神獎」(Sportsmanship Award).每一獎項都有一男一女會得到.

那誰會得到獎呢?這規矩也很有趣.大班的小朋友是由老師挑選.小一到小三的孩子,每一個人都有投票權,每一個獎項都可以投給班上的同學,但不能投給自己.小四小五的孩子就可以投給自己了.


這表示,這獎是從孩子的眼光來看同儕的.孩子們如何定義「公民」及「運動精神」?我家兩小大致上同意「公民獎」是趨近於模範生,乖寶寶,「運動精神獎」是在玩的時候照規矩來,勝不驕敗不餒.比比說這個獎是看「態度」的.


孩子們在學校被老師交代要投票時,看來都很認真.因為每個上台領獎的小朋友,都是實至名歸,不是亂投的結果.


老師們統計票數以後,會祕密地通知家長頒獎的時間,請家長到場觀禮.沒有得獎的(大多數)家長就不會被老師特別告知.老師會要求家長不告訴孩子,給他們個驚喜.


今年某次去學校的活動時,被比比的導師告知他今年得到運動精神獎.我聽到的當下,心情非常激動.比比在家裡是好相處的孩子,但在學校他是個活潑、會調皮的學生,不是「乖乖牌」,得獎從來沒他的份.一年至少會被老師通知一次他太愛插嘴或太會帶頭鬧之類的小問題.比比很有自知之明,知道自己不是會得獎的小朋友,不會有得失心.所以我聽到他得到同學投票的肯定而得獎後,覺得這幾年來他的努力真的被看到了.比比對棒球的熱情及展現出的運動精神被同學們看到了.


當天晚上,我又接到弟弟導師的信,說弟弟被選為運動精神獎得主.這也令我相當感慨.弟弟在家是相當難纏的高敏感兒,但在學校顯然是乖寶寶一枚,所以已經有過得獎經驗.現在弟弟因為比比的緣故,迷上棒球,在學校維持著運動家精神,同學們也看到了.


頒獎典禮當天,我們出席,忙著注意他們被唸到名字時要準備好照相及錄影.但從頭到尾,其實我更被兩個小插曲感動.

典禮一開始,校長講了一些話.這些朝會場合,比比的老師會把比比的FM麥克風帶著,讓校長用.在學校裡,大家暱稱這麥克風為「項鍊」(Necklace).全校只有比比一個聽損兒,所以只有他有FM.我每一次去到學校集會時,都看到校長自然地戴著項鍊,結束後比比會自己去跟校長拿回到班上用.

那天,校長講完話後,把項鍊交給第一個要頒獎的老師.這頒獎典禮是每一個老師自己上去宣布自己班上得獎的名單,所以每一位導師都會上台說話.第一位老師頒完獎後,忘記自己戴了項鍊,很快就走下台.

比比身邊三位女同學非常緊張,開始跟台上的班導及校長比手勢,也急著說「項鍊項鍊」,希望引起台上的注意.沒多久,校長發現了他們想傳達的訊息,下台去跟那位老師拿回項鍊,繼續傳給下一位頒獎的老師.這三位女同學鬆了口氣,比比看來也鎮定許多.

後來我問比比,他說他自己很緊張,身邊的好同學們察覺到他的擔心,所以幫他引起校長注意.這樣一個小插曲,我看到珍貴的友誼,替比比身邊有好人包圍感到高興及安心.這不就是每位父母夢寐以求的嗎?

接下來的頒獎典禮,每一位老師都輪流戴上項鍊,頒獎,之後再把項鍊傳給下一位.就這樣,全校的老師們像是練過一樣,沒有人遲疑或是抱怨,一個接一個戴上項鍊,讓比比不錯過任何一刻,每一個聲音,每一個細節.我看得感動不已,這一群師長們的小動作,對比比的意義重大.他們用行動告訴比比:「你跟其他每一個學生一樣重要,你聽得到所有聲音,對我們是很重要的事.我們會盡我們所能,讓你得到也享受到所有的訊息.」

每次看到比比如此幸運,得到許多人的照顧及幫助,豐富他的人生經驗,我就希望更多的聽損兒、特殊兒,都能同樣幸運.他們需要的不是他人的「同情」,他們需要的是尊重、期待及一些貼心的小動作.他們不需要別人「假裝沒看見助聽器」,他們需要的是大家善用科技(助聽器,FM等輔具),讓他們聽到一樣多的聲音.然後他們就一樣會展翅高飛.

Thursday, July 12, 2018

充滿自信的一顆球 A Ball of Confidenc

~我相信許多許多聽損的孩子都有令人驚艷的天賦,能不能釋放出來,就要看累積的自信及能量.而這就是我們爸媽能做的、該做的.~


比比年紀越大,越能感受到大衛教授當年教給我們的教養方針的威力.大衛教授一直強調媽媽要有自信,這樣孩子才會有自信.雖然我們可以了解養育孩子需要培養他的自信,但孩子小的時候,真的很難看出「自信」的力量.當然更看不出為什麼「聽損兒」格外需要有自信.

因為大衛教授的提點,我們努力培養比比的自信.作法不外乎給予各種鼓勵,讓他朝自己有興趣的方向前進.小時比比喜歡樂高,喜歡車子,就讓他多看車子的書,多玩樂高,時間花下去了,自然了解得多,自信就提高了.就這樣,一項接一項,比比對自己有興趣的東西,掌握度高,自知之明夠,自信心也跟著成長.對自己不擅長或是沒有興趣的東西,比比也不會覺得自己不會就妄自菲薄.

有了弟弟以後,比比說的話有小跟班會聽,做的事會有人模仿,更增強自己的信心.迷上棒球以後,比比更是因為有熱情,努力練球,看棒球的書,畫棒球的畫, 全心享受學習棒球的全部的快樂.半年一年下來,對棒球的了解,已經紮實成為自信的來源.上了五年級接觸小喇叭後,比比一樣用滿滿的熱情擁抱樂團,半年後小喇叭也成為自信來源.

比比不是什麼都會,很多東西也完全不懂,但是他只要有幾樣東西是拿手的,是真心喜愛的,就足夠奠定自信的基礎.我們能做的,就是全力支持他,提供他需要的資源,讓他去沈浸在他喜愛的東西裡.

今年棒球球季開打後,比比是第一年在少棒聯盟的「大聯盟」(Majors Division)的球隊裡.十一歲的比比在隊上是資歷淺的,隊裡強的都是去年已經打過一次這等級的學長們.

第一次練球時,教練跟全隊說:「我有輕微的聽損,所以你們跟我講話的時候,我有可能沒聽到,你們要講大聲一點.」
此時,比比舉手,大方且大聲地說:「我也有聽損!」
我等著接比比,剛好看到這一幕,心想比比真是幸運,遇到懂他的教練!

球季剛開始時,很明顯比比技巧、經驗及力道跟學長們有一些差距.但比比認真練球及熱愛棒球的態度,很快引起教練的注意.一兩個月下來,教練越來越欣賞比比不屈不撓不受挫的態度,發現比比在球賽時情緒穩定,不受輸贏或表現好壞而波動.這特質在十一二歲快要進入青春期的男孩裡,特別少見.

在球場上,技巧力道跟能力固然重要,心理素質其實更是決定球員高下的重點.我們常常看到被三振的孩子,在球場上甩球棒、甩頭盔,還有被打爆的投手會在投手丘上崩潰大哭.教練們的一大課題就在於如何穩定軍心.這也是為什麼在球場上情緒穩定的比比是教練們的寶.

某次跟教練聊天的時候,教練提到比比的心理特質.教練告訴我,比比情緒不會因為表現或是輸球而有波動.他猜想,或許跟比比有聽損,已經遇過一些逆境有關.教練因為自己有聽損,或許有類似的心理體驗.雖然我不知道比比自己對聽損的看法,或者聽損對他的個性有沒有影響.但我知道,他就是充滿自信的一顆球.

教練也相當同意這說法.正因比比有足夠的自信,所以表現不理想的時候,他不會洩氣,他會去思考哪裡需要改變.他知道一次兩次三振,不表示他不是好的球員.他只專注在自己可以打球這件事上面.在選手休息室等上場的時候,他不太會跟隊友嬉鬧,會靜靜地看投手,看隊友打球,吸收球場上的一切.他的熱情帶領著他,累積自信,享受在球場上每一分鐘.

比比吹小喇叭,一樣自信滿滿.他回來總會說他是樂隊裡最厲害的.我只能半信半疑.一直到遇到樂隊的老師,才知道比比說的是真的.老師告訴我,他有時候需要幫其他孩子一對一加強的時候,他就會請比比帶其他團員,當小領班.老師知道比比能吹的音最高最準,也知道他拍子最穩健.

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,內心總是充滿感動及感慨.還好我們有把聽損當成是我們的老師,而不是我們的限制.所以比比沒有受到限制,大步大步地穩健地朝他的夢想前進.還好我們有把重點放在「自信」的建立,所以沒有走冤枉路,不會去想辦法去「消滅」或「減低」聽損帶來的社會的負面的想法或是「隱藏」比比的聽損,而是把時間心力花在「建立自己正面的想法」上.

在聽到比比有聽損的當下,我能想像他天生音感好,成為樂隊的小領班嗎?聽損的孩子有這樣的天份跟可能嗎?在聽到比比有聽損的當下,我能想像他在球場上馳騁,在棒球裡得到大家的尊敬嗎?在聽到比比有聽損的當下,我能想像有一天我們及他身邊的人都看得到他全部的樣子,不再放大聽損,不去注意他有戴助聽器嗎?我相信許多許多聽損的孩子都有令人驚艷的天賦,能不能釋放出來,就要看累積的自信及能量.而這就是我們爸媽能做的、該做的.

自信,是我們給孩子的金鐘罩,讓他不受外界的影響,大步大步地走出自己的快樂人生.


Wednesday, June 27, 2018

「傑克」


我們更珍惜回憶裡遇過的聽損兒,謝謝你們讓比比知道他不是自己一個人.~


剛開始加入TL不久,就遇到珍娜.珍娜跟我一樣有一個小男孩,看來年紀相仿.一兩次後,我們開始聊到我們的兩個孩子.這才發現,比比跟傑克是「同年同月同日生」!更令人驚訝的是,我們是在同一間醫院生這兩個孩子的.比比是輕中度聽損兒,傑克是全聾的孩子.

珍娜笑著說:「妳能想像做聽力篩檢的人那天是怎麼過的嗎?這千分之一的機率,怎麼會一天有兩個?他一定一直檢查他的儀器,想說一定是儀器壞了吧!」我聽了也大笑,真是太巧了!

珍娜帶傑克來TL幾個月後,就決定要轉去全手語的機構,讓還沒動電子耳手術的傑克學手語.那天告別後,我衷心地祝福她們,也期待未來有機會讓這兩個同年同月同日同醫院生的聽損兒再聚首.

五年多後,我們搬到傑克的學區.搬家前,我跟珍娜連絡上,她很熱心地告訴我學區及學校的狀況.搬家後隔年,學區重劃,比比跟傑克變成同一個學校的同學.在跟學校開會的時候,他們告訴我們,比比跟傑克應該會分到同一個班級.

我剛聽到這個消息時,內心有好幾種不同的想法及情緒.一來是替比比感到高興,因為比比是慢熱型的孩子,有一個已經認識的朋友在新的班上,一定會對適應新環境有幫助.但我也擔心,校方這樣做,只是為了作業方便,讓他們一起上語言治療只是節省特教資源.我也不確定比比對班上還有另一位聽損兒,會有什麼想法.是覺得多一個理解他的人?還是覺得大家會對他們另眼相看?

幸好我們有蓋莉安、琳及語言師可以諮詢.他們一個個接到我的留言,很快就給我回覆.他們告訴我,研究及經驗都顯示,聽損兒在同一班,對聽損兒們是好事!他們不會覺得被貼標籤或誤解.他們都喜歡有其他聽損兒在班上,學業表現也都不會受到影響.尤其傑克跟比比語言程度相近,都超前同年級,一起上語言治療課,會讓課更有趣,也不會延遲他們的進度.

聽了我們專業團隊的建議,我心裡輕鬆許多,也能更放心地去看待這難得的緣分.

新學校裡的語言治療師經驗很明顯比前一個學校豐富,第一次見面,她就告訴我們,她是愛默生學院的畢業生,曾在TL裡實習過,所以有不少跟聽損兒互動的經驗.她評估過比比跟傑克之後,認為兩人應該有個別及團體的治療時間.傑克因為還在轉換從手語到口語,除了語言治療外,平時有一位隨堂的手語翻譯跟著傑克,所以跟比比有一些不同的需求.

比比進到新學校,適應得非常快,我想,傑克幫了很大的忙.雖然他們個性及興趣大不同,沒有變成最熟的玩伴,但互相喜歡,也互相照顧,一起去上語言治療.

一開學,我跟珍娜都詢問過老師及語言治療師,是否該擇期去班上介紹助聽器及電子耳.語言治療師很快就決定,比比跟傑克夠大了(小一),可以自己跟同學們介紹.但她一個更創新的作法是,她決定要讓比比跟傑克一起錄一小段影片,在班上用放影片的方式說明.這麼一來,比比跟傑克把這件事當成被訪問及做短片,變成極有趣的活動,也避免了小一生可能的怯場.

於是,我陸陸續續從比比那邊聽到:「我跟傑克今天有錄影.」「老師說她做好影片會跟妳說.」「老師今天有放影片給全班看.」

終於,我看到了比比跟傑克受訪的小短片.片中兩個一年級的小男生,回答一些老師在一旁問的問題,告訴我們他們一個戴助聽器,一個帶電子耳.他們一個不會手語,一個會手語.一個沒戴輔具時聽得到一些聲音,一個完全聽不見.

最後,他們告訴同學們,如果要跟他們講話的時候,請拍拍他們的肩或是到他們面前,得到他們的注意力後再跟他們說話.有的時候,他們不是故意不理人,只是沒聽到!

兩個小一的男孩一搭一唱地,在影片裡自然地說明他們的聽損,告訴同學們如何跟他們溝通.像是在介紹自己的手跟腳,自己的髮色皮膚一樣自然.他們知道兩人的同與不同,更知道他們有彼此,不孤單.這感覺,溫暖了他們一整學年.

那一陣子,我們全家看了那影片好幾次.比比非常開心且自豪,覺得兩人像明星一般.同學們看了也好生羨慕,「他們去上的語言治療課這麼好玩,還可以錄影片!」那一年,比比跟傑克一起的語言治療課,充滿了歡笑及友情.

我們搬家後,到了新學校,徵求珍娜的同意後,也在新的班級裡播放那影片.小朋友們看過影片後,就不再問比比耳朵上那是什麼.新老師看到影片後,覺得對教職員了解聽損很有幫助,還安排了讓許多老師一起看影片,讓大家知道如何跟比比互動.

離開波士頓後,比比再也沒有遇到過其他同年齡的聽損兒.所幸他對傑克印象深刻,所以他知道在這世上,他不孤單.

當時身在福中不知福,但現在想來,在同一個學校,同一個年級,同一個班上,有一個語言程度相仿的聽損兒同學,是多麼難得的緣分.在波士頓時,因為兒童醫院有專門服務聾人及聽損兒的單位,一年會有幾次機會可以參加地區性的活動,看到其他聽損兒家庭,不會覺得孤零零的.搬家後才發現,聽損是很少見的,一個學校都不一定會有一個聽損兒呢.也難怪語言治療師不是每位都有機會在實習或求學過程中,可以跟聽損兒接觸.因此,我們更珍惜回憶裡遇過的聽損兒,謝謝你們讓比比知道他不是自己一個人.

Thursday, May 17, 2018

「媽媽,為什麼我需要戴助聽器?」

~遇到孩子問問題時,先不回答,問問題回去,摸清楚孩子的動機,才能給最適當的答案.~

在TL時,大衛教授除了指點教養的大方針外,有時也會傳授一些小秘訣.其中有一個非常實用的作法,我們學會以後,受用無窮.

家長團體聚會時,常常會有爸媽擔心孩子問到自己聽損的事情.因為自己還沒辦法正面看待聽損,所以很怕孩子問起.
大衛教授說:「其實孩子小的時候,問問題想的方向跟需要的答案,跟大人差很多.爸媽應該要先搞清楚,孩子到底為什麼問,才能回答好問題.」

他接著舉例:「某次,有位爸爸很苦惱,因為他的孩子問他Where do I come from?(我從哪裡來?)孩子說他想知道他從哪來的.」

「這位爸爸一聽到,馬上想到健康教育,心想,你才三四歲,我要怎麼告訴你,你從哪裡來?開始苦惱要怎麼討論這惱人的問題.」

教授說:「我就叫那個爸爸回去問孩子,他為什麼問這個問題,他到底想要知道什麼.」

「果然,爸爸一問之下,才發現,孩子想要問的,根本不是爸爸想的那些.孩子說隔壁鄰居新搬來的小朋友,跟他說他從紐約搬過來,回問孩子從哪裡來.孩子想了想,沒聽爸媽說過自己從哪裡搬來,所以直接把來龍去脈簡化,冒出這個問題.」

大衛教授告訴我們,因為我們都還在學習接受聽損的事實,心中有傷口,很多時候,會「想太多」,以為孩子要問的問題是因為他有聽損,或是在怪罪爸媽.但其實,更多時候,孩子思緒很單純,他們想要知道的答案很簡單,根本跟爸媽的內心戲是兩回事.

在大衛教授提點後,我們開始練習「不急著給答案」的對話.訣竅就在:遇到孩子問問題時,先不回答,問問題回去,摸清楚孩子的動機,才能給最適當的答案.

所以我在家裡最常講的的口頭禪就是:「你為什麼這麼問?」「你覺得呢?」「你想知道什麼?」

我很少直接給孩子答案,一來是因為要先搞清楚孩子問問題的動機,二來也讓孩子練習自己回答自己的問題.也或許是科學家的職業病,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,也盡量以事實回答.這點在遇到「聽損」方面的問題,非常有幫助.

比比四五歲時,漸漸會開始問跟助聽器有關的問題.基本題當然是「為什麼我戴助聽器?」進階就變成「為什麼我戴助聽器,弟弟沒有?」

我用大衛教授的方法,先想辦法知道他問題的動機,動機也不外乎「因為別人都沒戴」、「家裡只有我一個戴」.但幼稚園時期的孩子,其實對助聽器沒什麼負面觀感,所以問這些問題,沒什麼怪罪的意思.(事實上,比比到現在十一歲,沒有怪過我們,我們也已經把罪惡感釋放了.)這個年紀的孩子,也不一定會想跟大家一樣,只是單純好奇而已.

所以我通常是用最單純直接的方法解釋這是基因造成的,是遺傳的.接下來就要準備幾分鐘解釋遺傳是什麼.可以用髮色等其他特徵來說明.有的孩子聽到這裡不是分心了就是沒興趣了,話題自然打住.

當比比對遺傳有興趣或是繼續問「為什麼我要戴助聽器但爸爸媽媽沒戴」時,我會告訴他這些都是基因排列組合,所以隱性基因在爸媽身上沒有表現,在兩個碰到一起時,就是造成他聽損的原因.我在回答比比這些問題時,不用「但是」「雖然」「可是」這種轉折的連接詞.我也永遠用中立的方法,不會說聽損是不好的,是大家不想要的. 我會說戴助聽器就可以讓你聽得到,就像我戴眼鏡一樣.

這樣簡單的對話,在比比心中建立一個很單純很中立的態度,讓他知道,聽損就是他的一部分,沒有好壞,沒有對錯.這種說法,也讓孩子很容易去跟同儕解釋他的聽損,讓身邊的人了解.

「媽媽,那為什麼我有戴助聽器,弟弟沒有?他什麼時候會戴?」比比在弟弟出生以後,開始會不時問這個問題.我一如往常,先問他為什麼這麼問.

「因為我想弟弟也是你們的小孩,也要戴助聽器,但他都沒戴呀.」我會告訴比比,遺傳有趣的地方就在於每個小孩都會不一樣,所以弟弟跟他不會一樣.我會拿比比嬰兒時期的照片,讓他看到他小時候頭髮很少,弟弟出生頭髮很多.這樣就可以讓他了解到弟弟跟他是不一樣的小朋友,不一定會需要同樣的東西.

我也會告訴他,弟弟也有可能小時候不戴助聽器,年紀大了會需要,爸爸媽媽也一樣,現在不戴助聽器不表示以後不會需要.這些事情很難預料.我不去臆測他對聽損的看法,讓他建立中立的態度.聽損是他的一部分,是一個事實.我們不需要在回答他問題的時候投射自己或是社會的觀點,也不需要過份強調要堅強看待或是要更努力之類的態度.

負面的東西,孩子在大環境裡無可避免會接收到,我們能做的,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建立他對「聽損是自己的一部分」的自愛及接受,讓他愛全部的自己.所以,回答孩子問題前,停下來,問問孩子為什麼問這個問題,也給自己時間斟酌出適合的答案.

Monday, April 16, 2018

「在孩子面前,忘掉自己」


~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.我們只是有緣有幸跟他們一程.這十多年的時間,我們可以選擇把他們變成我們生命的延續,也可以選擇讓他們走出自己的路.~

因為比比熱愛棒球的緣故,我們開始參與鎮裡的少棒聯盟.今年春天,我更捲起袖子,開始擔任弟弟球隊的總教頭.因為這些機緣,我多了些機會看到其他的孩子,也第一手感受到教養理念不同造成的影響.

我們鎮上的孩子們,成長在物質非常富裕的環境裡.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、活動安排乃至生涯規劃,都竭盡所能地設計到完美的地步.再加上這裡有世界各國移民,努力摸索美國的教育系統,也有在地的美國人盡力確保孩子維持優勢,在孩子的身上,不難看到家長們用功的痕跡.

在比比出生前,我跟先生也會討論教養的想法,也曾經想過哪些是我們覺得「基本的」,比比一定要會的東西.我們覺得語言很重要,所以希望比比會多種語言.覺得音樂很重要,所以希望比比學一種樂器.總之有各種期待,希望可以用心雕琢教養出一個很好的孩子.

在比比出生後,很快就因為需要接受聽損,所以全部—砍.掉.重.練.也因為在TL家長團體中思考許多教養的觀念,慢慢建構出新的方針.我們開始把教養的中心放在孩子身上.我們漸漸放下自己的想法,自己的自以為是,從孩子的眼光及角度看待事情,放手讓孩子決定什麼是他喜歡的,對他重要的.

孩子喜歡做什麼,我們就讓他去做什麼.他試了新東西不喜歡,我們也不強迫他繼續下去.雖然曾經擔心過這樣是否會寵壞孩子,讓他太任性,或是沒有機會培養堅毅的個性,但孩子還小,我們最後仍選擇尊重他的想法,給他充分的自由去探索自己的興趣.

比比五歲多的時候,開始學鋼琴.一開始興致勃勃,也很有天份,進步得很快.但幾個月後,很明顯沒了興趣.雖然我們內心會覺得沒繼續下去有點可惜,但轉念一想,比比不喜歡,我們強迫他繼續下去,只是損壞親子關係,也減少他快樂的時間,完全達到反效果,所以就把鋼琴停了.中文學校也是.爵士鼓也是.

比比越大越知道我們尊重他的想法,也支持他的興趣,所以他自在地選擇,沒有壓力.比比九歲時開始愛上棒球,於是,我們讓他參加鎮裡少棒聯盟,帶他去看大聯盟的比賽.

當孩子遇到「真愛」的時候,是不會停下來的.比比從接觸棒球起,每天入迷的程度只有更勝昨日,每天帶棒球手套到學校自己練球,一有空就看棒球的書,畫畫也只畫棒球,總之,他不需要我們推波助瀾,就這樣堅持了兩三年.

今年比比參加了管樂團,接觸到小喇叭,一樣一頭栽入,非常喜歡.練樂團需要早起,本來也會擔心比比會不會太累爬不起來,搞得大家早上很辛苦.沒想到,因為比比超愛練團,每天早上,我只要輕輕戳他一下,他就算睡眼惺忪,也是很快就醒來,換衣服盥洗到出門,不用十分鐘.我常常被他電,說太晚叫他起來,不夠早到教室.

弟弟小時候很堅持自己「不喜歡忙」,所以幾乎沒安排活動,他週末在家宅得開心,我們也樂得輕鬆陪伴.一直到今年,因為跟哥哥打棒球打了一兩年,這才下定決心要參加少棒聯盟.由於是他自己選擇的,他一反平日的拖拉,遇到棒球練習及比賽的時間,一定動作加快,不會遲到,也不會苦瓜臉,說出門就出門!

參與少棒聯盟,接觸的家庭及小學生不少,也有跟比比一樣又打棒球也去管樂團的孩子.然而,跟其他的家長閒聊一下才發現,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自主選擇的權力.

一位爸爸告訴我,孩子必須學一種樂器,所以就算孩子不愛去管樂團,也得繼續下去.還有民俗舞蹈,也沒得選,因為媽媽是舞蹈老師,所以不會讓孩子不學舞的.這孩子能選的能得到的,只有棒球.所以他去樂團爬不起來,爸媽挖他起床很辛苦,上跳舞課更不情願.

這位爸爸告訴我,因為孩子雖然不愛樂器跳舞,但也學得還可以,放棄可惜,所以就繼續拖著他逼著他學.其實這孩子能力強,學任何東西,就算沒用心,還是會有個樣子.但這不表示他喜歡,他願意.

在這孩子身上,我看到爸媽的雕塑的痕跡.他很努力替自己爭取打棒球的機會,因為只有那是他真心喜愛的.在孩子的身上,我看到爸爸的意志,我看到媽媽的堅持,我看到孩子的自我在爸媽的意志中扭曲,在這些力量中掙扎,試圖創造一些自己的空間.

在球場上除了愛棒球的孩子,更多是愛棒球的爸媽.愛棒球的爸媽很喜歡說自己小時候在場上是投手或是捕手,會在孩子比賽時在一旁指導,巴不得幫孩子拿球棒打.我們常常看到六七歲的孩子因為三振出局,難過失望生氣地轉身跑離棒球場.這時,旁邊就會追出一位爸爸.爸爸想在孩子身上看到年輕時的自己,卻忘記孩子是孩子,不是自己.這些年紀小小的孩子們,身上個個背負了沈重的壓力與期待.

另一類的爸媽,對棒球不了解也沒有興趣了解,即使孩子十分入迷,也不願意支持孩子的興趣.他們大概覺得棒球就只是打好玩的,不用花錢,也最好不要花到他們的時間跟心力.比比隊裡就有一個大男孩,是隊上能力數一數二的球員.然而,他用的球棒及手套都是好幾年前的,跟我家弟弟的大小差不多,連外行人看來都知道不夠大.但家長不願意買新的給他.前幾天比比告訴我:「媽咪,我想他爸媽大概覺得棒球不重要,應該不是沒錢買,因為我今天看到他們開一台Tesla.」我在這孩子身上,也看得到爸媽強烈的意見.

還有一種孩子,不管喜不喜歡棒球,被爸媽安排、規定一定要參加,而且每年都要參加.愛也好,不愛也罷,沒得選,就是爸媽覺得值得的,好的,就需要去做.爸媽可能覺得堅持下去,大概孩子會慢慢喜歡上棒球.但其實這是不相信孩子的做法.用爸媽的想法跟價值觀加在孩子身上,不聆聽孩子的心聲.孩子都已經小學了,可以自己感覺自己思考了,為什麼不相信孩子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呢?是爸媽選擇只看見自己的意見,不去看孩子的意見吧.不讓孩子從小練習傾聽自己的心聲,以後孩子只聽得到爸媽的意見,不知道自我在哪裡.

在現在分秒必爭過度競爭的時代,孩子們的活動已經不是單純的「培養興趣」、「怡情養性」了.家長們許多都在計算,什麼活動可以花最少精力、最少時間但得到最大的投資報酬率,而這投資報酬率多是以「進得了哪一間大學」來看成敗.

許多家長忘記了,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.我們只是有緣有幸跟他們一程.這十多年的時間,我們可以選擇把他們變成我們生命的延續,也可以選擇讓他們走出自己的路.讓他們走出自己的路,或許身為為爸媽的我們會覺得看不到前方,感到害怕、緊張、擔心.我們覺得自己熟悉的路才是安全可以到達遠方的路.然而,孩子終究會聽自己心裡的聲音.如果我們在孩子面前,忘掉自己,只專注地看見孩子,支持他去探索,讓孩子帶領我們學到更多不同的東西,這親子的緣分才更有可能延續,孩子才更有機會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