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anuary 11, 2018

「讓他說話吧!」

有時全家靜靜地都在看書.我偶爾會猛然想起他小時候,我們家是沒有這種無聲時刻的,因為我無時不刻都在找話跟他說.現在,不說話的時候,罪惡感已經不再來訪.平常,我們跟其他家庭看來沒什麼不同,但這種「平凡」是多少年的「非凡努力」累積才得到的呀!~


從知道懷孕以後,爸媽都會開始期待看到孩子的成長.有的人期待孩子的第一步,有的人期待孩子的第一笑.


沒有人比聽損家長更期待孩子的第一聲,第一個字,第一句話了.


因為我們誤以為我們會被剝奪那一刻的喜悅,一切都往最黑暗的地方去想.直到開始早療及去了TL以後,我們才開始學習到語言發展的進程,學習如何幫助比比,一點一滴找回力量,找回希望.


聽損最直接影響的就是語言發展.語言程度影響到的是溝通,是表達自己的能力.而語言發展受到負面影響,有可能連帶影響到的面向就是社交,自信,溝通及表達.但如果沒有戴助聽器,輕中度的孩子,最有可能是因為聽損,沒聽到,結果被誤認為是不專心或是易分心,引起「過動」的誤會. 嬰幼兒通常一個字要聽過一千次以上才會學會,吸收起來,變成自己的認知.如果沒有戴助聽器,聽損兒的聽力範圍會比聽力正常的孩子小不少,連帶一個字聽一千次以上的時程就拉長,也才會有語言發展較緩的狀況.聽損越嚴重,聽力範圍越小,語言遲緩越嚴重.


「聽力範圍」(Listening Bubble) 不是一般人會接觸到的概念,但對聽損兒家長很有幫助.把每個人聽東西的範圍,以頭為中心,畫一個大的圓圈,在這個圓圈內的聲音,就是會被聽見的聲音.一般聽力正常的孩子,大概可以聽到9-12公尺(半徑)內的聲音.隨著聽損程度的增加,聽力範圍越小.以比比的輕中度聽損來說,就算戴了助聽器,聽力範圍還是不如聽力正常的孩子,大概只有6-8公尺.不戴助聽器時,範圍當然就更小了.


爸媽能做的,就是不斷地語言輸入,直接、清楚、努力不間斷地把語言輸給孩子,自己製造一千次的機會,讓孩子聽到,把字一個一個學起來.


當我們了解到語言輸入對聽損兒的重要後,早療及TL的專業人士都把重點放在訓練爸媽如何做到語言輸入,畢竟爸媽才是跟孩子花最多時間相處的人.


什麼叫做語言輸入?直白地說,就是:說話,不停地,用各種詞彙跟孩子說話.


我以為我這麼愛講話,會講話的人,這點小事難不倒我.需要用功努力改變的是我那不愛講話的老公.


另一個跟語言輸入有關的困難是,我跟老公都是博士班研究生,都需要在實驗室裡做研究.比比出生前六個月在家有阿媽顧,但之後去保姆家,我們如何能確保語言輸入的品質及量?還是我們必須考慮中斷學業,在家帶比比?那中斷學業是不是必然中斷的是媽媽(我)的學業呢?


這些問題在比比出生以後,不時地會浮出,我們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考量,作出回答.幸運的是我們身邊充滿了資深的專業人士,他們看過許多聽損兒的家庭面臨類似的問題,他們提供我們各種經驗及觀點,他們鼓勵我們找出對我們這個家庭及比比最適合的模式,做出最有智慧的決定.


最急切的問題就是,語言輸入黃金關鍵期,比比零到三歲,媽媽需不需要全職帶小孩,確保語言輸入的量及品質?


我跟老公從年輕時就認清我不是「全職媽媽」的料.我們不希望我的生命全部奉獻給我的家庭,我需要保有我自己的事業,這樣才是我們認知的我,才不會把孩子及老公當成自己的事業在經營,給大家過多的壓力.但是,我更擔心,我不做出「短期的犧牲」,會犧牲了比比的未來,這損失更大,壓力更大.但「短期的犧牲」,以我當時的處境來說,也很有可能變成長期的損失.是一個很難的選擇.


我第一次去TL的時候就注意到,裡面的媽媽雖然超過一半是全職媽媽,也有律師媽媽及其他上班的媽媽.教導我們的治療師也好,輔導團體的大衛教授或是其他的爸媽,沒有一個人建議過我放棄博士學業.所有的人只給我們鼓勵,讓我們做出我們願意負責的決定.


於是,我們決定,兩個人都一起或是輪流帶比比參加早療的各式課程,就算拖延畢業時程也沒關係.但我們沒有人該放棄我們的學位.我們努力.相信比比會感受到我們的努力,會很高興爸媽做出對大家長遠都好的決定.


了解到語言輸入的重要性後,最難的其實是執行的部分.我們一開始不懂,說話就說話,有什麼難的?為什麼早療的老師們這麼強調這一點?後來我才漸漸發現,對著一個不會回話的小嬰兒,要一直講大人講的話,是需要學習的.


我會跟姊妹淘們聊到天荒地老是因為有來有回,有應有答.但是遇到聽也還聽不懂,只有嗚嗚阿阿聲音的小貝比,要講上長時間有內容的東西,是需要練習的.早療的老師們說,想像自己是廣播人員,可能是最容易的方式.


所以我開始了無時不刻都找話說的日子.在家裡抱著比比的時候,會走到廚房,然後開始說:「比比,你看,這是微波爐.你知道這是做什麼的嗎?微波爐可以把食物裡的水分子加熱,很快把食物變熱,這樣我們才有熱的東西可以吃.媽媽現在一邊抱著你,一邊要準備晚餐了.我要去冰箱把菜拿出來,放到微波爐裡面去,加熱一分鐘,等微波爐發出聲音的時候,就表示時間到了,可以去看看東西熱了沒.」


在客廳的時候,看著比比爬或是拿玩具,就開始說:「比比,你拿的那個是車子,一台車子.一台銀色的車子.這是四門的房車.跟我們家的很像.車子有四個輪子.車子需要加油,加了油以後就可以跑到很遠的地方.你知道你需要坐車子去哪裡嗎?需要坐去保姆家,需要坐去看醫生,需要坐去動物園,好多好多地方喔!我們家有一台車子,一台銀色的Toyota.你坐車的時候需要坐在安全座椅裡面,不過等你一歲以後就可以往前面看,就可以看到前面的路了.」


(我自己回憶到這裡,都要給自己拍拍手了.當時培養出鬼扯蛋,什麼都能說五分鐘的能力,實在太驚人了!而且這一說,就說了五六年~)


這樣的語言輸入,連我這個話多的人都需要強迫自己不要忘記說話了,更何況平時就話不多的老公.而且為了不讓比比語言混淆,老公只用台語跟比比說話,我只用中文.至於英文,就由外面的世界及保姆家提供了.


對語言發展開始有了解後,我們知道只有聲音單純的刺激不夠.這也表示,放CD聽音樂,聽廣播,是沒有太大幫助的.比比需要的是溝通的能力,跟人互動的能力.所以不是把他放在有玩具的地方,放個音樂就可以去做別的事.我們跟他說話的音調,語氣,表情,都是他學習語言需要一併學進去的,所以沒有別人或是別的東西可以取代人跟他的互動.這表示我們在家的時候,永遠都有一個人專心地在跟他互動,在講話,就連唱歌也要自己來才可以.


在車上也是一樣,老公開車,我在後座比比旁邊,不停地說:「我們等一下要去餐廳,跟XX阿姨還有XX叔叔吃飯喔.你記得他們嗎?他們是爸爸媽媽的朋友.我們上次也在另一間餐廳跟他們吃飯.你吃了好多義大利麵.現在我們在等紅燈.紅燈的時候,車子就要停下來,讓另一個方向的車子過.我們等一下要上高速公路,希望不會塞車.」就這樣一直唸一直講,一方面進行語言輸入,一方面用不停的話來減少媽媽我的罪惡感,「沒有選擇犧牲自己的全部來成就比比」的罪惡感.


比比因為在多語的環境,我們知道不能急著想要聽到他的輸出.所以他一歲左右開始叫爸爸媽媽的時候,給了我們相當大的驚喜.這驚喜跟其他的爸媽一定不一樣,因為我們想的是:比比沒有語言遲緩!比比會講話了!


另一個跟其他爸媽不一樣的,是我們連比比開始會講話後,依然戰戰兢兢.雖然得到那一兩聲爸爸媽媽,成就感非比尋常,但心上的重擔只是稍減,還沒完全放下.一直到比比四五歲,語言的基礎比較穩固了,才沒有那種「一秒不說話就有罪惡感浮現」的感覺.


孩子小的時候,語言輸入一個很重要的地方是,我們不說「童言童語」.我從來沒有跟比比說過「吃飯飯」「喝水水」這種疊字.專業人員告訴我們,對孩子說童言童語,對他們的語言學習沒有幫助,用跟對大人講話的語氣講話,直接輸入未來最需要的語言,才是最有效的.所以從小,我跟孩子們講話都是用跟大人的詞彙跟口氣.換個角度想,也或許是因為這個做法,導致我們從小就把孩子當另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尊重著,影響到我們教養孩子的態度.我的孩子們,小時候聽到一些媽媽或是阿姨跟她們的孩子講疊字,都覺得很新奇,因為沒聽過!


除了不說童言童語之外,專業人士們告訴我們不要去「糾正」孩子的發音.聽損兒的爸媽往往很難看開「發音」,擔心發音不正確,馬上就引發歧視.但事實上是,三四歲以前的孩子,發音能力本來就有很大的個別差異,大部分的孩子都要到四歲以後,講的話大人才能完全聽懂.但身為聽損兒的爸媽,如果是第一次生養小孩,根本對語言發展的時程不了解,很容易有不實際的期望,過度強調發音,造成親子雙方的壓力.蓋莉安一直告訴我們要把重點放在「語言程度」上面,發音等到小學以後再下功夫也不遲.所以遇到比比發音不清楚,我們聽不懂的時候(在一兩歲時,這是大部分的時候),我們試著重複他想表達的,然後給他時間去練習,把想說的再說一次.


例如:比比嘰哩咕嚕一番,指著車子不知道要說什麼.我就會說:「你是要說那個車子是紅色的嗎?」比比又咕嚕咕嚕一番,一邊指著輪子一邊搖頭,我就再猜再說:「 你是在指輪子嗎?」「咕嚕咕嚕咕嚕咕嚕」「你是說輪子上面有紅紅的嗎?」這樣一來一往好幾次,才有辦法完全理解比比想表達的.但這過程中,比比聽到的句子跟詞就重複了許多次,也跟著練習說了好幾次.


不把重點放在發音清晰程度,我們把重點放在語言的理解及運用上.孩子們學語言的階段,首先是理解,再來才是輸出.所以一歲的孩子可以理解很多字詞,但不一定說得出口.要孩子語言程度一直進步,要注意輸入的語言難度越來越高,才有助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.這或許也是為什麼蓋莉安及TL都強調把孩子當大人來看,這樣講出來的話,深度跟複雜度才夠,對語言理解的提升才有幫助.所以比比小的時候,我不會只講短的句子,也不會只用很淺白的詞彙.總之把他當大人,一直講一直講就對了.比比從一開始講話後,字數增加很快,句子長,複雜度也高,都是因為輸入的重點放在「語言程度」上.雖然比比口齒不一定一開始很清晰,但四五歲以後發音方面自然會進步,所以學校的語言治療師其實也都等到孩子二三年級以後,才能比較有效率地利用一些練習發音的技巧,幫忙調整.我還記得比比六歲時,我們想要加強或調整英文裡「r」的音,學校的語言治療師就很為難地說,那個音一般要到三年級才會發展完全,也要到那時孩子才能很快地學到如何調整,所以之前其實沒什麼著力點,也沒有需要.事實證明,比比到二三年級後果然需要非常少的提點,就沒有發音的問題了.之前因為不了解而強求的擔心,都是白費力氣,自討苦吃.


沒有比比之前,從來沒想過去了解語言發展這件事.感覺這就是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事.直到一切不再「自然而然」,才了解要珍惜生活中更多的「自然而然」.


從密切觀察比比語言發展中學得的許多知識,讓我對語言及發音的了解比常人增加許多,看到其他孩子或是聽到其他家長的擔心,有時也能夠提供一點資訊及判斷的方法.「說話」不再是件簡單的事.幸好我們努力幾年之後,它又變回件簡單的事.


現在,十一歲的比比,常常坐在客廳享受音樂及閱讀的樂趣.有時全家靜靜地都在看書.我偶爾會猛然想起他小時候,我們家是沒有這種無聲時刻的,因為我無時不刻都在找話跟他說.現在,不說話的時候,罪惡感已經不再來訪.平常,我們跟其他家庭看來沒什麼不同,但這種「平凡」是多少年的「非凡努力」累積才得到的呀!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